
本文转自:潮州日报国融资管
短评
教育之树国融资管,深植沃土枝繁叶茂
社区教学点的课堂上,银发老人认真记录着智能手机的操作步骤;乡村振兴直播间里,学生主播娴熟地展示着当地的农特产品;实训基地中,师生围绕设备展开热烈研讨……这些散落在贵州城乡的生动场景,悄然诉说着贵州开放大学(贵州职业技术学院)教育赋能发展的深刻变迁。
在黔东南州从江县的田间地头,“开大助农团”的师生们帮助乡亲们通过各类电商平台直播销售百香果。这不仅是电商助农的成功案例,更是“党建+专业”模式下,课堂教学与乡村振兴的完美融合。刚边乡加么村党支部书记蒙桥平,正是乡村振兴学历提升班的学员。通过系统学习,他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产业风险,推动百香果种植初具规模,并在全省品鉴会上荣获一等奖。产业带头人走进学历提升班,带着问题求学,带着方案归乡——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契合,让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。
数字化浪潮中,学校建设的212门共享课程成为基层工作者的“充电宝”。刚边乡消防队员吴嘉懿在《计算机应用》课后,能用Excel制作消防巡查表,用PPT制作防火宣传动画,成为村中“多面手”。社区教学点里定期开设的智能技术培训,正在帮助更多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。而在专业建设层面,低空经济、大数据等特色学科群的精准布局,恰好呼应着贵州新兴产业的发展脉动。2024年,千余名毕业生通过“订单班”实现精准就业,他们的职业选择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
从技能大赛的领奖台到乡村振兴一线,从企业的研发中心到社区的终身课堂,教育的力量如细雨润物,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。它让传统工艺借助电商焕发新生,让山区特产搭上物流快车,也让产业转型拥有充足的人才支撑。
在这里国融资管,大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殿堂,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,见证着一方水土在时代发展中的美丽蝶变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